发布时间:2025.10.08 浏览次数: 广东金联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
矿用电缆 MYP 型具备优异的抗拉与耐弯折性能,在合理使用条件下,适用于频繁移动的采掘设备供电,但若操作不当或长期超负荷运行,仍可能发生机械损伤或电气故障。
一、MYP型电缆的结构特性与柔韧性优势
1. 
导体结构设计 MYP型电缆采用多股超细软铜丝绞合导体,单丝直径小于0.2mm,绞合节距经过优化设计,显著提升导体的柔韧性和抗疲劳性能。该结构使电缆在反复弯曲、扭转工况下不易产生金属疲劳,有效延长使用寿命。
2. 
绝缘与护套材料性能
● 
绝缘层:采用乙丙橡胶(EPR)或硅烷交联聚乙烯(XLPE),具有高介电强度、耐热老化和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,可在-40℃~90℃范围内保持柔韧性;
● 
护套层:外护套使用高强度氯丁橡胶(CR)或氯化聚乙烯(CPE),具备优异的耐油、耐腐蚀、抗紫外线及抗冲击性能,同时保持良好柔软性,即使在低温环境下也不易开裂。
3. 
最小弯曲半径与移动适应性 MYP型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外径的6倍,部分轻型规格可达到5倍,远优于普通固定敷设电缆(通常为10~15倍)。这一特性使其在采煤机、掘进机等设备的往复拖拽过程中,能顺畅通过导向轮、电缆架等狭小空间,减少因过度弯折导致的内部结构损伤。
4. 
增强型结构设计(部分型号) 部分高机械强度MYP电缆还配备:
● 
芳纶纤维编织层:提升抗拉强度,承受设备移动时的牵引力;
● 
内衬层与填充绳:防止电缆在弯曲时出现“压扁”现象,保持圆形截面;
● 
排水线或吸湿带:用于潮湿环境,防止水分沿电缆纵向渗透。
二、使用不当导致的损坏风险分析
尽管MYP电缆具备良好的柔韧性和机械性能,但在以下情况下仍可能出现损坏:
1. 
机械过载损伤
● 
过度弯折:当电缆被强行拖入小于规定弯曲半径的路径(如锐角拐弯、紧绷缠绕),会导致绝缘层产生裂纹,甚至导体局部断裂;
● 
拉力超限:长期承受超过电缆允许拉力(一般≤10kN)的牵引力,可能造成导体拉长、接头松动或护套撕裂;
● 
频繁往复运动:在无导向装置或电缆拖链缺失的情况下,反复摩擦易导致护套磨损穿孔。
2. 
外部环境损伤
● 
尖锐物体刮擦:在巷道中与锚杆、矿石、金属支架接触,易造成护套划伤,进而引发绝缘层暴露和受潮;
● 
撞击与挤压:被运输车辆碾压或顶板落石砸击,可能导致内部绝缘破损、导体短路;
● 
化学腐蚀:长期接触酸性矿水或油污,若护套材料不具耐腐蚀性,会加速老化变脆。
3. 
电气与热应力影响
● 
过载运行:持续超负荷运行使导体温度升高,超过绝缘材料热极限,引发绝缘碳化、击穿;
● 
短路电流冲击:故障时大电流通过,产生巨大电动力,可能使导体变形、绝缘层爆裂;
● 
接地不良:屏蔽层未可靠接地,可能引发感应电压积聚,造成局部放电或人员触电风险。
4. 
安装与维护不当
● 
电缆敷设时未预留足够余量,导致设备移动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;
● 
接线端子压接不牢,接触电阻增大,引发局部过热;
● 
未定期检查电缆外观与绝缘电阻,未能及时发现隐患。
三、延长MYP电缆使用寿命的建议
1. 
规范操作流程
● 
拖拽时使用专用电缆拖链或滚轮导向装置,避免直接拖地;
● 
移动设备应控制运行速度,减少急停急启对电缆的冲击;
● 
弯曲路径应平滑过渡,严禁形成死弯或小半径折叠。
2. 
加强防护措施
● 
在易刮擦区域加装防护套管或电缆护板;
● 
定期清理巷道内的尖锐杂物,保持敷设路径整洁;
● 
对穿越轨道或高风险区段采用铠装过渡段保护。
3. 
科学选型与维护
● 
根据设备功率、电压等级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规格(如MYP-0.66/1.14kV、3×50+1×16等);
● 
定期进行绝缘电阻测试(建议每季度一次,不低于1MΩ);
● 
发现护套轻微破损应及时包扎处理,防止进一步恶化。
4. 
人员培训与管理制度
● 
对操作和维护人员进行电缆使用培训,强化“轻拉慢移、避免强拽”意识;
● 
建立电缆巡检台账,记录敷设位置、使用时长、故障历史等信息;
● 
实施电缆寿命预警机制,对服役超过3~5年的电缆重点监控。
四、结论
MYP型矿用橡套软电缆凭借其多股软导体、优质橡胶材料及合理的结构设计,具备出色的柔韧性与抗机械应力能力,是矿井移动设备供电系统的理想选择。其最小弯曲半径仅为电缆外径的6倍,能有效适应频繁拖拽工况。然而,若在使用中存在过度弯折、超载拉伸、尖锐物刮擦或维护缺失等问题,仍可能导致绝缘破损、导线断裂等故障。因此,必须结合科学选型、规范操作与定期维护,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优势,保障矿井供电的安全性与连续性。通过系统化的管理与防护,可显著延长MYP电缆的使用寿命,降低故障率,提升矿山生产效率与本质安全水平。
本文共分 1